Page 35 - zklc
P. 35
变迁 TRANSITION
程建设起不到任何帮助。于是,在陈志成 台机组全面竣工,前来进行评审的国际原子
的带领下,中方员工集中开展数次思想交流 能机构认为其“工程建设方面采用了高度
会,会上,陈志成提出了“忍辱负重,委曲求 紧凑、颇富挑战性的进度,主承包单位在施
全”“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空谈误国,实 工作业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是高标准、严要
干兴邦”等指导思想,“消极怠工”的思想彻 求,有些做法堪称典范,值得推广”。1996
底转了弯儿。 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中建二
与此同时,陈志成意识到解决中外双 局的表现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开始独立
方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把外方先进的 承担常规岛及其BOP工程建设。从此,中建
建设者勘测出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
管理技术与中国自己的劳务管理优势结合 二局成为了我国核电建设领域一支不容忽视 中心点
起来。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把 的力量,我国纬度最高的核电站、首个国际标
“人”的管理权交给中方。毫不意外的,外 杆评价双八级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一期、二
方听了,连连摇头。 期工程,中俄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 的积累沉淀,中建二局在核电建设领域拥
深知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维持,中建 项目田湾核电站,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 有85项国家专利,编写省部级以上各类工
二局管理人员悄悄以钢筋加工场和木工车 电机组、全球EPR首堆、中国建筑首个核岛工 法27项,参编行业标准16项,10项科技成
间为试点,将外方“计时劳务”的结算方式 程台山核电站,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 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改为“计件”结算,杜绝了“磨洋工”情况 一号”核电技术、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的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对于无限
的发生。同时,通过思想教育、重奖重罚的 参考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0余年来, 接近伟大梦想的当代中国,只有进行时,没
经济手段和严格的行政纪律,使两个车间 累计参建核电机组25台,在建9台,约占全国 有完成时。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溯源追流,
发生了质的改变。 核电站机组的二分之一。 就能看清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从哪里来、到哪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看到中方 不仅如此,大亚湾核电的建设还促进 里去的前进逻辑。中国建筑核电建设亦然,
人员的改变,外方也在管理方法上做出了相 了上世纪80年代中建二局从传统管理向国 从大亚湾核电站开始,中国建筑核电建设者
应的调整:辞退员工要同中方领导商量,员 际化现代管理的转变,创新的萌芽开始产 筚路蓝缕,开拓了一条中国核电从无到有、
工管理更加人性化,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 生。以水压试验为例,在大亚湾和岭澳一 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之路。如今,广
也要征求中方的意见,更重要的是,采取劳 期建设时,用的都是国外传统整段试验方 西防城港“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在如火如荼
务总承包制,将劳务管理的大权交给中建 法,要待整条输水管结构施工完、混凝土 的建设,她将作为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
二局。“欧亚大陆板块”的互动,除了地震, 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试验,这样的方法受 的参考电站,是我国核电技术走出国门、走
还有桥梁。 到场地限制,费时又费力。到岭澳二期核 进核电传统强国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台
电站建设时,时任该工程总工程师的吴荣 山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阳江核
大亚湾的“链式效应” 便在思考:“我们能不能升级‘洋师傅’的 电站、田湾核电站、陆丰核电站也在同期建
试验办法?”他决定进行创新。通过对比 设,周道如砥,扬帆正当时!中国建筑将继
“链式效应”是指在广告创意实践中, 过往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中建二局的核电 续以最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为中国建造品
当一个又一个创意设想涌现时,先提出的 建设者找到了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部位在 质代言,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设想必然会对后面的设想产生刺激、诱发 于输水管中伸缩缝是否渗漏,采取了分段 为我国人民建造放心的核电站,助推我国核
作用。而大亚湾核电站在历经了种种困难 试验的方法,并设计了伸缩缝水压试验装 电技术扬帆出海。
波折后,也产生了自己的“链式效应”。 置,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过去的检测相当
| 中建二局 |
对于大亚湾核电,时任国务院总理李 于给人做全身体检,改进后的检测方法,
鹏指示:“建成,学会。”而中建二局大亚湾 就相当于通过抽血给人做检查。这样的改
团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 进,不仅节约了3个月的工期,也将试验费
做得更多。”1992年11月,大亚湾核电站两 用由原来的310万元降低到50万元。30余年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