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zklc
P. 30
都会博物馆仿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建造一
座中国庭院。”12月12日,中国驻美联络处
文化参赞谢启美代表中方与大都会博物馆
签下了建造合同。合同规定,明轩需要做两
套,先在苏州东园做一套实际大小的模型,
待美方确认后再做第二套运往美国。
据王泽民回忆,1979年10月,明轩项目
的193箱构件经上海转至香港运往美国,12
月5日抵达纽约。很快,由中外园林建设有 作柱子材料。这种楠木色润棕红色,有一股
限公司组织召集的能工巧匠,包括技术人 浓郁的香味,历经几百年也不蛀不朽。”
员、施工员、木工、瓦工(含砖细)、石工、 要知道,这在清朝仅仅用于皇家园囿和
假山工等,共计27人也于12月30日抵达纽 宫殿的建造;新中国成立后,也只用于极少
约。1980年1月2日,明轩在大都会博物馆 的重要项目,例如毛主席纪念堂。因此,可见
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施工。由于前期筹备工 明轩项目的级别之高。其它木构件也都选用
作较为完善、中国古典建筑预制拼装的优 上好的银杏、香樟;砖瓦全部在陆墓御窑定制
势,以及从各地征调而来的能工巧匠的技 (1796年乾隆在紫禁城营建一座苏氏园林时
艺,都使得明轩的建造过程快速而精准。 的砖瓦便全部出自这里),苏州市政府批调
美国为保护本国工人利益,要求凡是美国 数万公斤砻糠,采用传统烧制工艺,每块砖
工人能做的,如小工、搬东西、砌墙、粉刷 均打上“戊午苏州陆墓御窑新造”印记。
等,必须由美国工人完成;美国工人做不了 经过五个多月的施工,明轩在1980年5
的,方可由中国工人完成。 月30日通过工程验收并最终在6月18日正式
1
王泽民说:“对于这座新中国成立以 对外开放。狭小的空间内(约400平方米),
来走向世界的第一座中国园林,也作为我国 设有门厅、门廊、曲廊、半亭、山石、水泉
2
改革开放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国际项目,国 等,布局精巧细致,但整体又简洁朴实。
家层面也给予了绝对的重视,所用材料极
3
尽当世之能事。国家特批从成都郊区山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采伐了珍贵的楠木,自山谷中运向溪涧水
中,然后扎成木筏,从长江中运往苏州,用 根据博物馆内现场条件以及使用要求,
整座建筑为三开间,木结构,五步七架,前部
为适应博物馆原有的方形大柱而做了些间距
及处理上的调整。明轩与殿春簃不同之处是
无侧厅,前窗落地开向庭院,后窗则透出后庭
1 1980年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接见纽
,
约明轩施工技术人员 景色,建筑空间富有层次感。厅内匾额上“明
2 陈从周与贝聿铭的合影 轩”二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徵明手迹。
3 明轩发起人阿斯特夫人与中外园林
庭院全长30米,宽13.5米,四周是7米
检验建设成果(左一为中外园林时任总
经理王泽民) 多高的风火山墙,建有楠木轩房、曲廓假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