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zklc
P. 29
变迁 TRANSITION
1
2
1 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工程
2 明轩的蓝本—苏州殿春簃
中国文化,驻足纽约 画考察团”首次访华,先后考察了福建、浙江、北京等
地的古建筑,最后来到苏州。方闻在此与陈从周会面,
明轩位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北翼,占地 一同参观了苏州园林,在交谈的过程中一致认为网师园
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该园为同济大学陈从周 的殿春簃是衬托明代家具的最佳背景。后来在陈从周
教授牵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园林公司(中外园林建设 教授的推荐下,苏州园林设计所提供的一座以殿春簃
有限公司前身)承建,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为蓝本的中国明式古典庭院“明轩”的设计方案浮出了
据时任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民回忆: 水面。方案送到美国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
“明轩是以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为蓝本建造的,因 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和许多建筑专家
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作为代表中国 一同审稿,大家一致叫好,方案顺利通过了会审。
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明轩所产生的深远
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所瞩目。” 东方工匠,走向世界
而最早提出建造一座中国式庭院想法的是曾在北京
度过童年时光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特基金会 1978年春,也就是改革开放政策落地的前夕。方
负责人文森·阿斯特夫人,为的是给刚购得的一批中国明 闻回到美国后便以博物馆的名义致信时任中国国家文
代家具提供一个陈设空间。博物馆委托了著名的美籍华 物局局长的王冶秋,请求帮助建园。国家文物局又将信
裔舞台艺术家李明觉进行设计。然而,李明觉拿出的初步 转到建设部城建局要求协助,建设部致电苏州园林处
方案并未赢得负责人方闻(时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文物局和建设部向国务院报告。5
部主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主任)的满意。 月26日,经国务院研究同意后,国家建委下发(78)建发
于是在1977年秋天,方闻随美国的“中国古代绘 城字275号文件,“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为美国纽约大
27